首页>滚动 > >正文

申斌学:中煤集团以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转型


(资料图)

9月7日,能源安全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山西省能源局、中煤集团、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以“筑根基 更清洁 向智能”为主题,聚焦煤炭产业绿色、智能、安全发展,共同探讨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生产基础,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借鉴。中煤西安设计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煤能源研究院执行董事申斌学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期间,“绿色赋能 智享未来——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当前,“煤炭作为我国的兜底能源,主体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绿色低碳又是能源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两大背景形成了目前约束传统能源行业发展的“两个边界条件”——能源保供和“双碳”目标。基于这一现状,中煤集团率先提出并启动了“两个联营+”的发展模式,将煤、电、化、新充分融合,协同发展,在“科学产炭”的同时做到“绿色低碳”,最终实现“产炭不排碳”的高阶目标。在此背景下,中煤集团通过借助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装备来追求生产过程的高效智能、生产环境的安全健康、生产后续的环保无害,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矿井固废处置方面,一是攻关了煤矿智能化掘进技术。中煤天津院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发了基于高精导航的煤矿智能化掘进系统,针对不同的现场条件,分为悬臂式和横轴式两种智能掘进模式,从探、掘、支、运、辅、集控等多系统研究攻关了自动定位导航、智能截割、全自动锚护以及不同掘进工艺模式下的多机协同控制、远程可视集中监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了掘进装备组合式精确定位系统和“人-机-环-管”多维信息融合协同联动的掘进工作面智能管控平台。在中煤集团的王家岭、大海则、大宁、山不拉等煤矿进行了现场应用,单班作业人员减少7人,最高掘进速度可达到56米/天,平均月进尺提高了33%。二是攻关了煤矸石充填技术。因煤矸石的无害化处置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中煤西安院、中煤天津院、中煤山西公司等多家单位协作攻关,形成了煤矸石多态充填理论、技术与装备体系,实现了多形态、多位态、大排量、低成本化的矸石零排放目标,在有效减少矸石对地面环境和水体影响的同时,也成功改善了因采煤沉陷带来的矿压危害和对地表生态的破坏,提升了边角煤和小煤柱等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其中具体技术包括矸石浆体充填技术、离层注浆充填技术、矸石不升井充填技术。

在矿井液废方面,随着矿井浓盐水被视为“污水”禁止排放,到如今矿井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予以推广,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中煤集团的研发路线也经历了“从满足排放到单向利用,再到现在“园区式”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转变。中煤西安院经过近10年的攻关,形成了矿井水井下处理、预处理,深度处理、回用处理和分盐结晶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矿井水处理工艺系统,实现矿井水的零排放,无机盐的资源化和固废的减量化。目前已经实现矿井水在蒙陕交界处区域内资源化、大循环、零污染的综合利用模式。项目总处理规模超过20万m3/d,为生产企业提供清洁水资源接近15万m3/d,实现了矿井水取代地表水作为生产补水。处理后达标的矿井水成为区域生态新的水源,缓解了区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此外,现阶段中煤集团正在开展“双碳”战略下二氧化碳“源头减碳、过程低碳、末端零碳”的科技研发布局和攻关,以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基金和重大专项为载体,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负碳”充填体、碱性工业固废大容量二氧化碳吸储材料等方向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初步构建了“井下吸储碳-地面汇集碳-生态负合碳”的全维度减碳模式。

在产业链布局角度,以“两个联营+”发展模式为蓝本,充分融入“产炭不排碳”“无煤化工”“多能互补”的技术理念,耦合煤、电、化、新产业发展路径,构建“零碳园区”,最终实现“变采煤为采能”“变燃料为原料”“变单能为多能”“变废害为资源”“变低碳为零碳”。

中煤集团作为全产业链能源央企,正在迈步“存量提效、增量转型”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而由深圳研究院、西安“两院”、天津“两院”、装备研究院以及煤化工研究院构成的中煤研发体系,是中煤集团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我们将始终以“服务集团、贡献行业”为使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中煤方案。

文丨本报记者 林水静/整理

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责编丨李慧颖

标签:

相关阅读